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

    以主题教育为引领 锚定目标开拓新局

    发布者:赵静文  时间:  浏览:2023-08-23 19:14:01

    以主题教育为引领 锚定目标开拓新局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建设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效转化为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果。8月22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特邀请西北师范大学两位专家学者在5号教学楼VR会议室开展专题培训本次学习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杨柯同志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首先,西北师范大学王树亮教授围绕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一重大主题,从我们党百年奋斗的丰厚史实中总结宝贵经验、诠释成功密码,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党在百年奋斗中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探索并形成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实现民族振兴的成功之路,是实现人民幸福的胜利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其次,西北师范大学马乔恩教授围绕《历史视野融入马原课教学的路径探究》主题,阐述了坚持唯物史观,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改革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唯物史观视野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方法改革必须直面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必须高度注重实施环境、实施基础、实施资源、实施过程;必须完善和落实互动式的教学环节,采用“实践性” “生活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自学指导模式、课程科研训练、学业检查与评定方法,明确课程教方法改革的具体目标。

    最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杨柯同志强调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必须直面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坚持问题导向,既是唯物史观对深化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政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所遵循的基本方法。必须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新形势,直面有效性不明显呈现的新问题;根据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要求,深化教学方法改革,具体实现以下目标:其一,由知识性范式转向知识性与生活性范式相结合。思政课程讲授的不仅是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生存、生活智慧以及实践能力。其二,由工具性范式转向工具性与价值性范式相结合。思政课程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获取知识工具,更重要的是树立价值理念。其三,由灌输性范式转向灌输性与自主性范式相结合。思政课程的灌输性是被动性接受,更要达到学生自主性追求的目标。

    通过王教授和马教授高水平的讲座,全体思政课教师深受洗礼,并称要将学习内容内外于心外化于行,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校情、学情,带着感情讲好思政课,增进大学生对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的认知理解,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多种方式,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通俗化、具体化、可感化。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不断加强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庄严使命。